婦科炎癥有哪些癥狀?
婦科炎癥有哪些癥狀?婦科炎癥是女性生殖系統感染或炎癥的總稱,涵蓋外陰、陰道、宮頸、子宮、輸卵管及卵巢等部位。其癥狀因炎癥部位、病原體類型及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,常見表現包括分泌物異常、瘙癢疼痛、異常出血、腹部不適及全身癥狀。以下是具體分類及癥狀詳解:
壹、按炎癥部位分類的癥狀
1. 外陰炎
癥狀:
瘙癢/灼痛:外陰皮膚紅腫、瘙癢,坐立不安,搔抓後可能破潰。
皮膚改變:局部皮膚增厚、粗糙,或出現白色斑塊(如硬化性苔蘚)。
分泌物刺激:陰道分泌物增多,流至外陰後加重刺激。
常見原因:念珠菌感染、滴蟲感染、接觸性皮炎(如衛生巾過敏)、糖尿病控制不佳。
2. 陰道炎
細菌性陰道炎(BV):
分泌物:灰白色、稀薄、有魚腥味,量多,可能伴有輕度瘙癢。
其他表現:性交後或月經後異味加重,無明顯紅腫或灼痛。
念珠菌性陰道炎(黴菌性陰道炎):
分泌物:白色稠厚如豆腐渣或凝乳狀,量多。
瘙癢/灼痛:外陰劇烈瘙癢,夜間加重,可能伴陰道幹澀、性交痛。
皮膚改變:外陰紅腫、抓痕,嚴重時出現皸裂或潰瘍。
滴蟲性陰道炎:
分泌物:黃綠色、泡沫狀、有臭味,量多。
瘙癢/灼痛:外陰瘙癢,陰道口灼痛,性交痛明顯。
泌尿系統癥狀: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可能伴血尿。
老年性陰道炎(絕經後女性):
分泌物:淡黃色或血性,稀薄,量少。
癥狀:外陰灼熱感、幹澀、性交痛,可能伴尿頻、尿急。
3. 宮頸炎
急性宮頸炎:
分泌物:膿性或黏液膿性,量多,可能伴血絲。
接觸性出血:性交後、婦科檢查後或用力排便時陰道出血。
泌尿系統癥狀: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可能伴腰骶部疼痛。
慢性宮頸炎:
分泌物:乳白色黏液狀,量多,可能伴異味。
宮頸改變:宮頸肥大、息肉、囊腫(納氏囊腫),可能伴接觸性出血。
常見病原體:淋病奈瑟菌、沙眼衣原體、支原體、細菌混合感染。

4. 盆腔炎(PID)
癥狀:
下腹痛:持續性或間歇性隱痛,活動或性交後加重。
發熱:低熱(38℃左右)或高熱,伴寒戰、頭痛。
分泌物異常:陰道分泌物增多,呈膿性或血性,有臭味。
泌尿系統癥狀: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排尿困難。
消化系統癥狀:惡心、嘔吐、腹瀉(炎癥波及直腸)。
全身癥狀:乏力、食欲減退、月經紊亂(經量增多、經期延長)。
嚴重並發癥:輸卵管積水、粘連,導致不孕或宮外孕。
5. 附件炎(輸卵管/卵巢炎)
癥狀:
下腹兩側痛:壹側或雙側下腹持續性疼痛,活動或性交後加重。
發熱:低熱或高熱,伴寒戰。
分泌物異常:陰道分泌物增多,呈膿性或血性。
包塊形成:炎癥導致輸卵管增粗、積水,或卵巢囊腫,可能觸及下腹包塊。
常見原因:盆腔炎蔓延、術後感染(如流產、宮腔手術)、鄰近器官感染(如闌尾炎)。
二、特殊病原體感染的癥狀
1. 性傳播感染(STI)相關炎癥
淋病:
癥狀:宮頸膿性分泌物、尿頻尿急、性交痛,可能伴發熱。
並發癥:輸卵管炎、盆腔炎、不孕。
衣原體感染:
癥狀:宮頸黏液膿性分泌物、下腹痛、性交後出血,可能無癥狀(隱性感染)。
並發癥:盆腔炎、宮外孕、新生兒眼炎/肺炎(孕期感染)。
生殖器皰疹:
癥狀:外陰/陰道水皰、潰瘍,伴疼痛、瘙癢,可能伴發熱、頭痛。
特點:反復發作,傳染性強。
2. 寄生蟲感染(如滴蟲)
癥狀:黃綠色泡沫狀分泌物、外陰瘙癢、性交痛,可能伴尿頻、尿急。
傳播方式:性接觸、共用浴巾/馬桶(間接接觸)。
三、全身癥狀提示嚴重感染
高熱:體溫>38.5℃,伴寒戰、頭痛。
惡心嘔吐:炎癥波及消化道,可能伴腹瀉。
月經紊亂:經量增多、經期延長、不規則出血。
疲勞乏力:長期慢性炎癥導致貧血、免疫力下降。
四、不同年齡段的癥狀差異
育齡期女性:以陰道炎、宮頸炎、盆腔炎為主,癥狀多與性活動相關。
絕經後女性:以老年性陰道炎為主,癥狀為外陰幹澀、灼熱、性交痛,分泌物減少。
青春期前:罕見婦科炎癥,若出現需警惕性虐待或異物殘留。
五、何時需立即就醫?
分泌物異常:量多、顏色改變(黃/綠/灰)、有臭味、帶血。
瘙癢/疼痛:外陰劇烈瘙癢、灼痛,影響日常生活。
異常出血:非月經期出血、性交後出血、絕經後出血。
下腹疼痛:持續性或加重性腹痛,伴發熱、惡心。
泌尿系統癥狀: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、血尿。
全身癥狀:高熱、寒戰、乏力、食欲減退。
六、預防與日常護理
衛生習慣:
每日清洗外陰,用清水而非刺激性洗液。
避免陰道沖洗,防止破壞菌群平衡。
如廁後從前向後擦拭,避免糞便汙染尿道/陰道。
性生活衛生:
性交前後雙方清洗外陰,使用安全套減少感染風險。
避免多個性伴侶,定期進行性傳播疾病篩查。
穿著選擇:
穿棉質透氣內褲,避免緊身褲、化纖材質。
經期勤換衛生巾,避免使用衛生棉條過久。
增強免疫力:
均衡飲食,補充維生素(如維生素C、E)和益生菌。
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、過度勞累。
適度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。
定期檢查:
每年進行婦科檢查(包括白帶常規、TCT、HPV)。
有癥狀時及時就醫,避免自行用藥延誤病情。
💡 重要提醒
切勿自行用藥:不同的炎癥需要用不同的藥物,用錯藥會加重病情或導致菌群失調,遷延不愈。壹定要在醫生確診後,遵醫囑用藥。
伴侶可能需要同時治療:如滴蟲性陰道炎等,需要性伴侶同時接受治療,以避免“乒乓球式”的交叉感染。
及時就醫:如果出現上述任何癥狀,尤其是癥狀持續存在或加重,請務必及時去正規醫院婦科就診,進行白帶常規、B超等檢查,明確診斷。





